• 建設“四型機場”,能監寶助力飛機場電力運維

    一、飛機場運維現狀與趨勢

    飛機場運維現狀


    1、運維項目繁雜


    A、機場屬于重點用能單位,航空級的設施水平和服務水平決定了對管理水平的高度要求;


    B、航站區內用電設備種類繁多,開啟和關閉的時間都有較大的隨機性與波動性;


    C、機場設有業務區、塔區、氣象雷達區、氣象觀測區等區域設施,面積大,分布廣,負荷密集,供電量大,為用電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;


    D、日常巡檢強調細節把控,設備外觀有無破損,接線是否松動,設備是否過熱,設備電壓、電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,對巡檢人員專業水平要求較高。


    2、人工成本較高


    A、機場屬于特級重點電力用戶,至少按三班輪值制配電專職運維電工,每班至少3人且應滿足平均每個配電室每班1.5人的配置要求。按照一個配電室每班3人共9人、兩個配電室每班3人共9人、三個配電室每班5人共15人的標準配置,以此類推;


    B、帶薪培訓+正式工資+過節費+獎金+績效+年終獎+餐補+全險+福利+正式勞動合同=機場固定人工成本


    3、機場弱電系統維護待提高


    A、機場弱電系統應用不斷創新,經驗豐富但年紀較大的運維人員不能熟練掌握使用方法;


    B、機場弱電系統維護過程中態度不端正,只有在相關使用設備出現問題后才進行相應的檢修,而沒注重日常的正常維護;


    C、機場弱電系統運維管理缺乏完整性,除了常規的信息管理、網絡管理以及線路管理以外,還需要自動化設備辦公管理和安防管理等。


    飛機場運維發展趨勢


    1、政策導向


    2020年年初,民航局正式印發《推進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(2020-2035年)》這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四型機場建設的主導性文件。


    安全高效:嚴守安全生命線


    綠色環保:實現可持續發展


    智慧便捷:推動轉型升級


    和諧美好:實現和諧發展


    2、發展典范—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


    A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堅持綠色建設理念,高效利用各種能源,其中可再生能源總量占機場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10%以上。


    B、大興國際機場實現了多能互補,將環保、節能的社會效益與降低能源成本的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。


    C、大興國際機場打破了由供電公司提供主網電源、內部配網由機場自建自管的傳統模式,配套輸變電工程由政府、機場、供電公司共同投資,建成后資產和供電區域交由供電公司整體運營。


    3、電力運維帶來的直觀變化


    “以前人工巡檢要不停地在紙上記錄數據,事后查詢也只能手動逐個翻閱,浪費時間不說,還容易出錯。”大興機場供電服務中心員工袁寶超以前的工作就是巡檢開關柜。他指著機器人說:“巡檢精度及頻次提高的同時,我們通過觀察每日巡檢數據的信息流,可以了解設備狀態的變化,提前預防事故的發生。我們的工作由原來的故障處理轉變成提前研判、分析風險。這都是巡檢工作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網絡化、信息化帶來的好處。”


    智能運維讓大興國際機場實現了電網設備“狀態全感知、信息全透明、業務全穿透”。


    二、浙江新能量公司介紹

    浙江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3年,是專業化,智能化的電力運維公司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曾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獎等榮譽。 公司擁有能源監測和控制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,以及自主研發的智能硬件設備,構建了能監寶-智慧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。通過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對水、電、氣、溫度等數據 進行實時采集和24小時監控,幫助大型工業企業、高校、酒店等客戶實時掌握不同區域、不同類別能源的消耗情 況與設備運行狀態,顛覆傳統能源監測服務方案。專業的e電工資源支持,幫助用戶實現節能降耗、安全運行、高效管理、節約成本的管理目標。




    公司發展歷程:


    2003年7月,浙江新能量科技公司成立


    2004年1月,獨立研發國家電子招投標系統4.0


    2011年12月,為杭州蕭山機場提供變電站托管服務


    2012年11月,獲得浙江省技術監督局頒發的“節能監測計量認證”證書


    2013年10月,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


    2015年1月,更名為浙江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
    2016年9月,為杭州G20峰會提供安全保供電服務


    2020年1月,能監寶能源管理平臺全新升級上線


    3大產品模塊


    1、能監寶-智慧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


    能監寶是面向工業企業、建筑大樓、商業綜合體、物業等高能耗用能單位,提供電能、水浸、溫度、氣體、電氣火災等安全告警、智慧用電、能耗監測分析、配電房智能運維等開發的智慧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,幫助用戶實現高效用能、降低成本、安全運行的管理目標;


    2、企業本地化電力運維


    A、變配電站運行服務:變配電站維護、保養、巡檢和值守運行。即按照與客戶約定頻次提供專業技術服務,以及“24小時”專業運維技術人員駐點服務;


    B、預防性試驗服務:35KV以下變電、線路、配電等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服務;


    C、變配電站檢修搶修服務:用戶配電房電氣設備跳閘或發生故障后,及時向故障配電房現場派遣專業技術人員,按照規程規范完成檢修搶修的服務;


    D、電網公司配電施工承包:電網公司35kv以下變電、線路、配電總包、安裝、土建等工程。


    3、e電工模式


    e電工是電力服務企業基于地理位置的實時管理工具和和服務平臺。e電工以云服務、大數據為依托, 整合數十萬電工電工資源為電網公司、工商專變用戶、電力服務企業、電力設備售后企業、物業公司等需求方,提供快速、安全、高效、經濟的電力應用工具和電工服務。


    三、能源運維、合作共贏

    交給專業的電力運維公司才做機場電力運維,能夠給機場帶來哪些好處?


    1、客戶能直接享受到咱們提供的優質服務。我們的運維經驗和技術優勢,能直接幫助客戶降低經營成本;


    2、機場巡檢工作由原來的故障處理轉變成提前研判、分析風險,從風險源頭降低甚至杜絕危害;


    3、電網設備全天候監控、運行風險評估處置、故障精準定位和快速隔離自愈,以及搶修一站式服務已經落地實施,全方位保障著機場安全穩定用電;


    4、機場駐點工作制,協助機場制定完備的應急預案,暢通溝通渠道,建立應急聯動處置機制,保障各交通樞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;


    5、提升了機場員工的歸屬感。在沒有使用這套系統的時候,到了凌晨,在很多人已經在酣然入眠的時候,電力站夜航值守人員依舊要守候在開關燈控制界面前,時刻盯著航班動態表,根據進出港航班動態來時刻調整航站區照明亮度,關兩側泛光、開值機筒燈、開外場照明……為了做到確保不漏一人、不漏一機,夜航值守人員往往需要在控制界面前守一整夜;


    6、我國目前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以下的中小機場共166個,占比69%,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1674億 元。根據《民航強國建設綱要》,2035年要建成450個運輸機場,其中接近半數是中小機場。由此可見,中小機場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又一主力軍。但與大型機場相對健全的體系不同,中小機場普遍存在運營人員少,運維工作量大,且管理方式落后和能力不足等問題,這對于需要7*24小時可靠運行的供配電系統來說,將帶來極大的隱患。因此,通過智能化手段,加強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性,并能夠賦能運營人員實現高效、高質量的管理,已成為中小機場普遍的需求;


    7、響應政府政策號召,通過新的模式、新的秩序,幫助機場打造“泛電力物聯網綜合示范區”。


    在高度保障配電系統可靠運行的基礎上,幫助客戶利用統一的管理平臺,全面監測和控制分散的資產和系統,提高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,降低運行成本,減少故障恢復時間及運行維護人員的勞動強度,全面提升機場營運能力,釋放智慧機場更大價值:供能安心、安全可見、運行高效、綠色可持續、數字化賦能。

    www.hhh49.com